Showing: 1 - 2 of 2 Articles

為什麼學樂器不能只靠興趣?——從「熱戀期」到「長久關係」

很多人學樂器時都說:「我係因為興趣開始嘅。」這本來是一個很好的起點,就像戀愛初期的「熱戀期」一樣,充滿新鮮感、動力和甜蜜感覺。但如果我們只停留在熱戀期,而沒有經歷過相處、磨合和平淡期,這段關係最終很難長久。學樂器也是一樣——興趣是開始,習慣與承諾才是延續。 ❤️ 興趣只是「熱戀期」,不是整段關係的全部 熱戀期很美,但它來得快,也可能退得快。當你剛開始學樂器,覺得一切新奇又好玩,就像剛拍拖時什麼都覺得甜蜜。但當開始遇上難關——指法卡住、節奏彈唔準、練習開始重複又沉悶,就像情侶進入「磨合期」,彼此不再只是感覺,而需要真正經營。如果你只靠「熱戀的感覺」去維繫,就容易在熱情減退時選擇放棄。 🧠 真正穩定的學習,需要經歷「平淡期」 拍拖關係要長久,一定要經歷和合、冷靜、平淡的時期,彼此才會真正了解對方,建立信任與默契。學樂器也是一樣——當新鮮感退去,真正的穩定進步,是靠你日常一點一滴的練習堆積出來。不是每天都會有驚喜,但每次的重複練習,都是你和音樂之間更深一層的磨合與理解。 💬 「我學樂器只是玩下,不想有壓力」= 熱戀期幻想? …

拇指琴易學難精的真相(下)

在前篇文章中,我們提到拇指琴「易學難精」的特性。如果你已經開始學習,或許會有一個疑問:「為什麼我某天練習時彈得很流暢,但隔兩天沒碰拇指琴後,再次彈奏時感覺像是從頭開始?」這其實與練習的方法息息相關! 🎯 初期學習的重要性在學習初期,我們的大腦需要大量的時間來建立新技能的神經連結。如果沒有穩定的練習,這些連結就難以鞏固,導致學習成效大打折扣。這就像學習一門新語言,單詞和語法需要反覆練習,才能真正內化成自己的能力。只有透過持續的語言輸入與輸出,才能讓我們不再需要刻意思考,就能流暢表達。同樣地,學習拇指琴時,手指的靈活度、節奏感與音色控制都需要長時間的反覆練習,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能力。 🚀 熟練後的情況當你熟悉一門語言多年,即使有段時間沒有使用,重新開始時也會比初學時更輕鬆。因為你的大腦已經內化了語法規則、詞彙和表達方式,即使短暫中斷,也能較快恢復。同樣地,如果你已經熟練掌握拇指琴的演奏技巧,短時間的中斷不會讓你完全失去能力。但這種效果只能建立在過去長期穩定練習的基礎上。如果學習階段中沒有鞏固基礎,長時間不練習則會讓進度停滯,甚至退步。 🏋️ 「一次大量練習,長時間不碰」= 無效學習是否曾經在健身房一次進行高強度訓練,隔天全身痠痛?然後你決定休息幾天,但當再次回到健身房時,發現體能大不如前?彈奏拇指琴也是如此。如果你每週只練習一次,即使當天彈得很順暢,兩天後手指就會開始生疏,節奏感也會慢慢流失。這種 「一曝十寒」 的學習方式,實際上並不能真正提升技巧。 …